上饒新聞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抖音 上饒發(fā)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品讀畫中端午 領略文化魅力(古悅新喜)

2024-06-09 20:23:17  |  來 源:人民日報  點擊:

中國畫《端陽龍舟競渡圖》,作者清代居廉。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中國畫《天中佳卉圖之一》,作者清代陳舒。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畫《端陽故事圖冊之裹角黍》(局部),作者清代徐揚。
  故宮博物院藏

端午節(jié)歷史悠久,民俗內涵豐富,是我國首個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等。繪畫里的端午,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話題。端午將至,重新品讀兼具藝術氣韻與人文底蘊的端午題材畫作,不僅可以看到畫家筆下端午節(jié)的千姿百態(tài),更可感受千年風俗,體悟先賢哲思,增進愛國情感,領略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文化傳承與藝術傳播中的獨特魅力。

品天中佳物

自宋元以來,尤其是明清時期,端午題材繪畫便層出不窮,不乏佳構。

“端陽佳果熟熏風,色似黃金不救貧。曾伴榴花作清供,饞涎三尺掛兒童”,這是畫家吳昌碩在《端陽風物圖》上的題畫詩。畫中枇杷色燦如金,綠葉相襯,壽石做伴。這樣的端午風物,激發(fā)了不少畫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

以山水畫著稱的清初畫家王時敏,其存世作品中僅有4件水墨花卉,其中3件都與端午有關?,F藏于廣東省博物館的《午瑞圖》,便以淡墨描繪了蜀葵、艾草等物,均為折枝花卉,筆簡意遠。從畫風可見,作者繼承了明代中期以來的寫意水墨畫傳統(tǒng),又獨出機杼,給人淡雅清新之感。雖然作者并未題寫畫名或賦詩,但其題款“辛丑端陽戲筆”已巧妙指明所繪乃應節(jié)之物。清人陳舒的《天中佳卉圖之一》,同樣以時令花卉為主要表現對象,畫中石榴花、萱草等或以沒骨法繪就,或先勾線后填彩,設色清麗。

端午風物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僅在于其體現四時變化、富有自然之美,更在于其承載著美好寓意?!拔迦稹币话阒篙牌选?、石榴花、龍船花、蒜頭,枇杷、蜀葵也常列其中。人們認為這些植物能入藥防病、招福驅邪,畫家也常常以此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如清初畫家惲壽平的后人惲懷英在《天中景映圖》中,繼承并發(fā)揚沒骨法,使畫面生動活潑,意趣盎然。

有賴于歷代畫家的巧思妙筆,表現端午風物的繪畫內容和形式不斷拓展。比如,齊白石以咸鴨蛋、雄黃酒入畫,使端午題材繪畫由曲高和寡的文人清趣逐漸向雅俗共賞的大眾審美過渡。畫中端午風物源自歷史,活在當下,可感可觸。此類題材,與古代春節(jié)前后流行的“清供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賞龍舟競渡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龍舟題材繪畫為當代學者留下了研究傳統(tǒng)民俗的珍貴史料。傳為北宋張擇端所作《金明池爭標圖》是現存最早表現龍舟競渡的作品,畫家選取眾龍舟沖向臨水殿前標桿的瞬間,展現競賽的盛況。元代畫家吳廷暉的《龍舟奪標圖》則是有據可查的較早有署名的龍舟題材繪畫,作品場面宏大,氣勢雄偉,在元代山水畫中別開生面。

整體來看,元、明兩代,龍舟題材繪畫并不盛行,偶有所見,則多為南方畫家所繪。主要原因在于龍舟競渡一則需要河道,二則受地方風俗影響。在長江流域以南,尤其是江浙、嶺南地區(qū),賽龍舟是一年一度之盛事。故清代以降,龍舟競渡之景多見于南方繪畫,特別是河道密集的南粵地區(qū)。比如,在蘇六朋、居巢、居廉等嶺南諸家作品中就不時可見龍舟題材,成為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觀。

居巢的扇面繪畫《賽龍舟圖》雖為咫尺之屬,但小中見大,清晰再現了當時廣東地區(qū)龍舟競賽的情形。從畫面及人物衣著來看,或為畫家的好友張嘉謨觀摩龍舟競賽,畫家據此寫實。無獨有偶,在居巢創(chuàng)作此畫的次年,其堂弟居廉也繪制了一件相似之作——《端陽龍舟競渡圖》。扇面寬不盈尺,但兩船競渡、小船助陣、觀眾圍觀的場景均鮮活靈動。與居巢之作不同的是,居廉畫作中的龍舟競賽是兩船朝同一方向速進,前方有一艘小船導引。兩種競賽模式,時間僅相隔一年,或可為民俗學者提供參考。此外,從居廉的題識可知,此畫乃憶寫珠江荔灣地區(qū)龍舟競渡之景,畫中部分人物系畫家好友。因此,這件作品不獨為研究晚清風俗畫提供佐證,更可印證彼時嶺南畫壇寫實之風。

通過圖像研究,在歷史的變遷中找尋文脈線索,不僅有助于人們走進創(chuàng)作現場、感悟藝術魅力,更可借助豐富的形象、生動的故事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繪傳統(tǒng)民俗

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端午節(jié)不斷融入新的文化內涵。祛病防疫、龍舟競渡、民間工藝、風物傳說及飲食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融為一體。端午民俗蘊含著古人的文化智慧,寄托著人們對健康、吉祥、團圓的向往。不少畫家圍繞端午傳統(tǒng)民俗展開創(chuàng)作,不僅為今人打開一扇了解古代社會生活的窗口,也讓中華民族關愛生命、重視家庭等價值觀念深入人心。

細讀古畫不難發(fā)現,今天的許多端午民俗均經歷了不同形態(tài)的演化過程。比如,清代徐揚的《端陽故事圖冊》,記錄了8種端午期間的重要活動,像大眾熟悉的“包粽子”場景便在作品中得到生動再現。畫面前方,一位婦女正手握菰葉(茭白葉)看向身邊的孩童,仿佛正在教他如何“裹角黍”;畫面中間另有兩組母子在嘗試“裹角黍”,一派其樂融融之景。通過畫面左下方注釋可知,因古人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故粽子又稱“角黍”。在元代佚名《夏景戲嬰圖》、清代金廷標《兒童斗草圖》等作品中,還可看到古人端午捉蟾蜍、斗百草等活動。這些活動潛藏著古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細致體察和對傳統(tǒng)習俗的傳承發(fā)展,也吸引著觀者去探究作品背后的文化智慧。

端午節(jié)懸掛鐘馗像,是相傳已久的民俗?!扮娯笀D”在明清最為多見。明代畫家文徵明的《寒林鐘馗圖》,是將文人情趣與世俗風尚相結合的一種嘗試,這種創(chuàng)作風氣一直延續(xù)到晚明時期。清中期以來,“鐘馗圖”無論在技法、材料,還是畫面內容等方面,都與明代迥然有別。以任伯年、任熊、趙之謙等為代表的“海上畫派”諸家,以及以蘇六朋、蔣蓮、居廉等為代表的嶺南畫家群體,都有力推動了鐘馗題材繪畫發(fā)展。任伯年和居廉還特意將米汁和朱砂混合,繪成“朱鐘馗”。河北博物院藏任伯年《鐘馗圖》便是純用朱砂所繪,人物背后并無襯景,威嚴彪悍的壯士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作品正與端午節(jié)的文化內涵相契合。

在中國美術史上,端午題材繪畫雖然只是小類,但因其囊括了山水、人物和花鳥等主要畫科,所以成為不同時期、不同畫家持續(xù)關注的對象。畫作中所蘊涵的文化史、藝術史、民俗研究、社會研究價值,已然超越繪畫本身,使之成為端午文化中熠熠閃光的篇章。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每日推薦